深圳宝安:“群防云”打造为民服务生态圈
PP用户达5.2万人借此破案100余宗
本报记者 钱文攀 通讯员 吴延梅 徐以文
民警指导群防员用“随手拍”采集数据 本报记者 钱文攀 摄
“群防云”APP个人中心模块 本报记者 钱文攀 摄
近年来,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通过不断努力,辖区警情发案数持续大幅下降,社会治安不断好转。在此基础上,他们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”思维,对群防群治工作进行重新思考定位,创新建设了以“群防云”APP为核心的群防群治管理新模式,打造一个全方位为民服务生态圈。自2015年8月上线以来,“群防云”APP的用户已达5.2万人,借此破获各类案件100余宗。因在整合群防群治力量、夯实基础治安防控、警务信息分析研判及指导实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,目前“群防云”APP正在全市推广使用。
1
创新打造“群防云”破解治安治理难题
发动社会各界力量,整合群防群治队伍,向科技要警力,向科技要战斗力,一直是深圳警队践行的警务理念。据统计,深圳市共有68万群防群治力量,其中宝安区约有12万。虽然这支队伍基数庞大,可囿于队伍结构复杂,分属于不同管理主体,公安机关缺乏必要的监管、调度手段,甚至摸不清队伍底数,难以发挥其相应的作用。另一方面,当前民警开展治安排查等工作时仍靠上门走访、手工登记、随后录入的方式,不仅效率低,且随着人口的快速流动,数据往往不能及时更新,造成基础数据不够准确。
2014年初,深圳市公安局党委提出了构建“人民群众支持网”和“公安机关专业网”的工作要求。借此东风,宝安公安分局结合工作中出现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题,通过多次探讨和尝试,利用互联网作为连接工具,探索建立以“群防云”APP为核心要素的群防群治管理新模式,把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的群防群治力量整合起来,通过研发一个“群防云”APP、建设“两个平台”(群防群治队伍管理平台、群防云指挥调度平台)、共享“三张网”(互联网、公安网、政务网),打造一张无缝连接的“人防网”,将“人民群众支持网”和“公安机关专业网”结合起来。
2
模块众多功能强大可根据需求“私人订制”
进入“群防云”APP,可以看到一个九宫格设计的页面,它由勤务指挥、信息采集、邻里守望、便民服务、互动中心5大版块41个模块组成,其中还包含了对讲机、信息采集仪的功能。个人可以根据自身工作需要,添置不同模块,实现“私人订制”。它的核心理念是建立社会平安的“连接器”,将市民群众、群防群治队伍、公安民警紧密连接,通过自主申报、群防采集、公安监测三个环节实现群防群治生态圈。通俗地讲,便是充分发挥瞬时、跨时空、跨界连接的互联网效应,实现线上线下无缝结合,邻里守望护卫平安。
群防群治队伍是“群防云”APP的主要使用对象。如果“群防云”APP的应用对象是一位巡防队员,点开勤务指挥版块里的个人中心模块,便可以看到个人工作轨迹的全回放,他巡逻了几公里,巡段、时间、地点均会在地图上实时显示,超出的规定巡逻公里数将自动转换为治安贡献分进行奖励,形成一种新型的工作绩效考核方式。
自“群防云”APP上线以来,群防群治队伍的管事率和老百姓满意度大幅提升,警情同比下降14.7%,警务投诉同比下降11%。
3
“试水”监管物流行业高效易用获点赞
宝安区拥有机场、码头,航运海运便捷,大大小小的快递公司达1300多家,而警力不足导致物流业监管无法全面到位,一些不法分子甚至铤而走险,利用快递公司验视不严的漏洞运送毒品等违禁物品。2016年,寄递行业“三个百分百”包括百分百开封验视和寄递人实名制等开始实施,无形中给寄递业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。“群防云”APP推出后,物流网点只要下载软件,进入信息采集版块中的开封验视模块,利用OCR(文字识别)技术,对寄件人身份证、寄递单拍照上传即可实现实名登记,并对开箱后查验的物品拍照就可记录开封验视。以上操作无需人工填写,使用人员只需拍照后一键发送,操作简单,很快便在快递员群体中推广开来。
自“群防云”APP开封验视模块正式上线启用以来,日均采集寄递物流业信息数据近万条,既规范了物流信息,又在无形中遏制了不法分子利用寄递业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。目前,有多地公安部门因“群防云”APP在寄递物流业监管上立竿见影的效果慕名前来学习取经。
4
服务一线实战打击效能明显提升
2015年5月,宝安警方开始使用“群防云”APP采集静态车辆,使用者通过手机拍照、现场缓存、WIFI上传的工作模式,快捷高效地实现静态车辆的采集工作,彻底改变了过去“费时耗力”的弊病。从实际使用看,通过“群防云”APP,能有效建立内外网互通的基础信息及人员管理新机制。
2015年7月2日,宝安公安分局塘头派出所侦办的一宗诈骗案陷入了侦查僵局。案情并不复杂,一名需要贷款的事主在网上找了一家无抵押贷款公司,按照公司要求,事主使用自己的身份证、驾驶证等证件在网上租赁了两辆小轿车,交付给对方,贷款公司将事主账号留下通知其第二天收款,次日便人车失踪。事主发现被骗后报警,警方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一宗有预谋的特大团伙诈骗作案。
由于嫌疑人是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广告且频繁更换网站、用户名等信息,所使用的电话号码均未实名登记注册,办案民警一时无法侦查到嫌疑人行踪。当时,“群防云”APP已上线两个多月,办案民警试着在“群防云”后台数据库里查找线索,没想到发现了嫌疑人的作案车辆轨迹线索,通过线索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,缴获涉案车辆5辆。
夯实基层治安基础便民服务不断增加
“群防云”APP中的“随手拍”模块深受民警和出租屋综管员的喜爱。
以前,社区民警到辖区上门走访核查,有时会遇到家里没人等情况,造成民警工作量大、质量不高。而通过“群防云”APP,出租屋综管员在日常工作中,就可以利用“随手拍”模块将相关情况记录下来,社区民警再依据出租屋综管员提供的采集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,这样工作效率一下就提高了。同样地,接处警民警通过“随手拍”模块,将现场处警情况及时拍照记录上传到公安网,不但及时汇报了处警情况,也方便警务监督和自身权益保护。
便民服务版块中的个人财产保护、一键求助、一键报警、邻里互助等模块则是辖区居民的最爱。2015年10月1日下午,宝安公安分局塘尾派出所民警在巡逻中发现一名走失的小女孩,警方随后通过微博、微信及“群防云”APP等多种途径发布寻人信息。当天晚上7时许,到处找寻的小女孩父母正好碰到一名巡防队员,巡防队员通过“群防云”APP“一键求助”查询到了这名小女孩走失的信息,随即与塘尾派出所民警联系确认。最后,小女孩顺利重回父母怀抱。
目前,通过“群防云”APP找到走失小孩和老人的案例已有数起。随着警务需求的不断增多,“群防云”APP功能模块将不断完善和延伸,未来,还将陆续增加办证预约、紧急求助等应用场景。
在创新打造“群防云”APP的基础上,宝安警方还积极打造群防群治队伍管理平台、“群防云”指挥调度平台“两个平台”,通过互联网、公安网、政务网等“三张网”实现信息共享。“下一步,我们准备在宝安公安分局凤凰社区警务室试点,在社区警务室的基础上建设‘群防云’指挥调度平台,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终端应用功能,把警力延伸到了基层每个角落。”提起“群防云”的下一步规划,宝安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仿佛有说不完的构想:“我们还准备建一个警务地图,所有治安要素都在地图上显现,就可以及时发现哪里是案件高发区需要防范,哪里有治安隐患需要根除……”
深圳市公安局指挥部副指挥长林长平介绍,对于基层公安来说,民生警务仍是公安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,因为警队的服务对象是市民群众,“群防云”APP正是构建“人民群众支持网”的一个载体,通过这个平台,可以吸引更多老百姓加入到社会治安管理中来,为进一步实现社会治安好转发挥更大的作用。